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东明县粮食价格行情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东明县粮食价格行情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长垣有哪些乡镇?
长垣县域面积1051平方公里,耕地86万亩。截止2017年4月,长垣县下辖5个街道办事处、11个镇、2个乡、1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598个建制村,2个居委会。县人民***驻蒲西街道办事处。
5个街道办事处:蒲东街道、蒲西街道、南蒲街道、蒲北街道、魏庄街道;
11个镇:恼里镇、丁栾镇、樊相镇、常村镇、赵堤镇、孟岗镇、满村镇、张三寨镇、苗寨镇、方里镇、佘家镇。
2个乡:芦岗乡、武邱乡。
拓展资料:
长垣县,河南省省直管县,位于豫东北地区,居郑州、新乡、安阳、濮阳、开封、菏泽等城市之间,东隔黄河与山东省东明县相望,南与封丘县、兰考县毗连,北与滑县、濮阳县接壤,因古时“县有防垣”而得名。
长垣县拥有中国起重机械名城、中国卫生材料生产基地、中国防腐蚀之都、中国厨师之乡、中华美食名城,先后被命名为全国文明县城、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等多项荣誉。
2015年2月27日,经***院提请全国人大审议,长垣县被确定为全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
你家乡的村庄名字有什么来历吗?有什么故事分享?
年轻时当知青,插队在潘庄公社,潘庄是个大镇,却没有姓潘的人家,姓杨的和姓冯的是两家大户,我这个第二家乡是大有来历的:
传说,这里是古代驿站,也曾是唐代熬盐的盐丁庄子,在北宋时皇帝赐给了元帅潘仁美,所以叫潘庄。据说潘仁美的墓就在潘庄,但是我们下乡时就没有看到踪迹。
这里是抗辽的古战场,北宋名将杨继业率领众儿郎抗击辽兵入侵,寡不敌众被辽兵围困,杨七郎匹马单枪闯出重围,找元帅潘仁美搬取救兵。
杨七郎曾在潘仁美之子潘豹摆的擂台前,看到潘豹暗器打死各路英雄,一怒之下违背家长不许杨家儿郎打潘家擂台的教训,飞身上台,躲过潘豹暗器,力劈潘豹。
潘仁美记恨杨七郎杀子之仇,不但不发救兵,还以杨家将抗辽不力为借口,把杨七郎绑在旗杆之下,乱箭穿心,射死杨七郎。
杨七郎死后埋在潘庄,七郎坟是一个大土堆像一座土山,坟墓靠近永定河边,永定河水泛滥,七郎坟就往上长,河水永远淹不了七郎的坟墓,为了纪念这位抗辽英雄,人们还修建了七郎庙。
后来杨六郎告御状伸冤,八贤王推荐调寇准进京审理潘杨案。寇准***扮阎罗,夜审潘仁美,杨家冤屈得以昭雪,潘仁美陷害忠良臭名远扬。
潘庄的潘家后辈以姓潘为耻,于是改姓为冯,这就是潘庄镇却没有一家姓潘的原委。而且杨家和冯家世代不通婚,不知这些年有没有改变。
关于七郎坟的传说有几个版本,还有一个版本说是七郎被害后家人送七郎遗体回家乡,在潘庄歇息时,一滴英雄血滴落在土地上,这块土地便不断增高,后来人们建了七郎庙,这土丘才不再增高。
不管是哪个版本,都饱含人们对抗辽英雄的赞扬与怀念。
《宁河县志》记载,诗人徐羾曾作《咏杨七郎墓》的诗:“宋室将军勇绝伦,英灵凛凛至今存。一抔遗土千年恨,百战神威万古尊。风急涛声悲壮士,明月霞影吊忠魂。野人亦自知加礼,不敢樵苏近墓门。”
谢谢平台
谢邀回答!
XGC上善若水是河南省中牟县黄店镇东谢村人。下面我来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们东谢村的来历。
东谢村隶属中牟县黄店镇前杜行政村,是前杜行政村的一个自然村,两个村民组,距中牟县城22公里,郑民高速公路14公里,距郑州市国际机场26公里,距机西高速11公里,距黄店镇***3.5公里,交通便利。 小清河自西南方向来,东北方向去,环抱全村,从风水角度看很完美的玉带水。东谢村向北与刁家乡东石家村隔河相望,向西于前杜村相邻,南面与冯家村隔河相望,北面与黄店镇武家村相连。 村北为沙岗地,约1.5平方公里,沙岗东西走向,村东、西、南为粘性沙质土壤,约1平方公里,村域面积4.5万平方米,南北主街,东西街13条,全村现有164户,人口740人,地处北纬34.57度,东经114.03度,每拔高度37米。 东谢村全为汉民族人口,清朝乾隆年间建村,全部是谢姓人家。民国前称“小谢村"。后因于西谢村对称,建国后又称东谢村。东谢村为小清河洪水冲积平原,条状河带地貌,青沙粘质土壤,地下水位12米。现有耕地1400亩,机井四十眼,大中型农机四台,小手扶拖拉机137台,2000年粮食总产75万斤,森林覆盖率34%,多为杨、槐、柳椿、榆、楝等树种,畜牧业养殖厂2座牟味源生态园一处,医务室一所,村门上水泥路直通前杜村、黄武公路,人均纯收入7680元。 第一节村史 东谢村的成村史有两个版本。
一:据东谢村几位年长者谢文祥(86岁)、谢长法(88岁)、谢建明(83岁)、谢老臭(81岁)四位老人介绍:“东谢村是由西谢村迁入。三世祖谢三让(郎、藏)给石家村看坟(老庄后现有石坟岗),看中了此地,并在此定居,生四子谢士枝、谢士叶、谢士允、谢士英四人,后分四枝(老四门)。 东谢村还有乔姓、段姓、王姓、穆姓等四姓,据老人们讲,乔姓家产有本村谢丙兰继承,其祖莹在西坟的东北角;段姓的坟莹在西花园(地名),现仍存在;穆姓的祖莹地也在东南河,也是因为小青河改道,加上没有后人而被毁;王姓祖莹地在村西第一道岗中间,东谢村王坟(地名)因此而得,这支王姓的后人王群现移迁到邻村,后杜村的王姓就是王群(王行hang户也就是现在的经纪人)的后人。
再就是现在的西谢村老莹地,最西边的树木还给东村留着”。 有此可见东谢村是有西谢村迁来是靠的住的。
又根据东谢村世系图来计算,按常规算法,每世按二十年来计算,现东谢村有十七世,减去谢三让前两世,余十五世,三百年,应该是1719年,这时是清康熙五十八年,东谢村建村应该是这个时候建村。
根据中牟县文物局堪定的《东谢村东北周朝古遗址》,也说明了在东谢村这三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在夏商周时期就有人来此定居生活。
据谢建明老先生讲,他曾听东谢村第十世老人谢海松讲,东谢村以前是古朱仙镇,据老人家讲:“古朱仙镇就在此地,北边从切坡地(东谢村地名居村正北一公里),南边到黄店镇段村,南北长四五里,从东谢村到段村也就是五里地。大块地(东谢村地名)位于村西北一公里处;八十亩地(东谢村地名)位于村东北1.5公里,也就是东周遗址,平整土地时有房基、窑场青灰遗址、瓦栎等”。
二:据《中牟县志》、《郑州地名古今词典》、中牟县民政局村碑载,东谢村系明朝洪武年间,从***大槐树广济寺迁入此地,全村居者全是谢姓人。有一点我要说一下,据老人讲,东谢村是从西谢迁入,证据是西谢村老坟里的树一直给东谢村留着,并且辈分又一致,这个来源应该可靠。
又根据始迁祖到最低的辈分为十七代,按学述的计算方法,东谢村己经有340年的历史,应该是在乾隆年间建村最为可靠。全村到了道光年间已发展到140口人。 清咸丰年间,全村人口再次增长,由于当的科学技术落后,农业生产也带来了危机,村里有两拔人分别迁出,谢士枝系迁至尉氏县大营乡五间房李村定居,谢士叶系迁至开封县西姜寨乡后常岗村定居。 建国后1957年东谢村又一部分人来到湖北省钟祥市盘石岭和大口林场落户。东谢村到目前应该是340年的历史。
东谢村的来历应该是第一个版本最有说服力。
本文摘自上善若水的作品《东谢村志》。笔者初中文化程度,在农村基层任上历时二十余年,经过近五年的走访,终于时下完成《东谢村志》的编撰工作,仅于此与大家分享东谢村的渊源!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东明县粮食价格行情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东明县粮食价格行情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