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粮食价格会不会升高呢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粮食价格会不会升高呢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据说大米要涨价,是因为减产的原因吗?现在储存一点粮食可以吗?
目前东北已经成为了全国最大的水稻产区之一,据我所知东北地区的水稻今年大丰收,并没有什么地方发生大面积的减产现象,目前新米早就已经开始大量上市,价格与去年相比应该是稳中有降,至少现在并没有发生什么涨价的情况!
至于应该不应该贮存一点儿粮食,我觉得如果是为了图方便,少量贮存一点儿还是可以的,如果是担心因为某种原因造成粮食短缺,而大量贮存则没必要。现在我们的家庭贮存粮食的条件和能力都非常有限,就算让你贮存你也贮存不了多少,如果真得发生了你想象的那种情况,你所贮存的那点东西根本就无济于事。如果一切都正常,什么情况都没有发生,那么那些粮食就成为你的负担,以后你就准备长期吃剩米吧!
所以我认为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去听信某些流言,盲目进行抢购,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恐慌。
至于涨价不涨价的问题,都是一家之言,谁也不是权威,不是***部门发言人,个人看法而已。大可不必冠以造谣生事,煽动混乱的帽子。否则,***如真涨价了,你说不涨价的算不算造谣生事?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但并没有铁打的粮价之说啊。价格起伏是自然规律,没必要大惊小怪的,涨价了农民高兴,降价了市民开心。谁高兴了也左右不了粮价。没必要大帽子漫天飞舞。
手里有粮心里不慌,适当存一点粮食是好事。起码万一灾害战争来了不至于恐慌立马饿肚子,藏富于民,藏粮于民,也是国家积极倡导的措施。绝非大逆不道的言行。这个和减不减产,涨不涨价没有太大关系。能分担一下国家粮库的储存压力,也是一种贡献!
每个人的词汇储量是有限的,每个人的常用词汇也是有排序的。把善良和谐的词汇优选择出来多用,就容易形成与人为善的效果。
不妨一试!
大米我国自给率高,问题不大,小麦倒是缺点,需要进口。因为国际粮食大宗交易被美国金融资本操纵,所以价格搞不好会涨。对于普通人来说,大量屯粮没必要,节约比屯粮有效,少量囤点可以,顺便给国家节省粮食的仓储费用。
大米是我国的主要口粮之一,大米价格小幅度上涨是一种正常现象。
1、我国大米生产稳定发展,在粮食总产量中占比较高
对于主要口粮稻谷(大米)的生产,国家高度重视。在最近十多年中,稻谷产量占我国粮食总产量的比例在32%至36%之间。2018年至2019年稻谷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比例有所降低,主要是稻谷品种结构不合理,国家调整稻谷种植结构,以适应消费者需求。
2、今年我国稻谷丰收,局部减产不影响总产量
在早稻生产期间,我国南方遭受特大、持续暴雨袭击,导致部分地方早稻被淹没,局部有一定的损失,但是,对总产量没有大的影响。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20年全国早稻总产量2729万吨(546亿斤),比2019年增加102.8万吨(20.6亿斤),增长3.9%,扭转了7年来连续下滑的态势。今年早稻生产虽然受南方部分地区严重洪涝灾害的不利影响,单产有所下降,但得益于2020年全国早稻播种面积4751千公顷(7126万亩),比上年增加300.7千公顷(451.1万亩),增长6.8%,全国早稻实现增产。
据农业农村部信息,今年我国秋粮面积预计超过12.8亿亩,比上年增加800万亩。东北地区玉米、水稻、大豆都即将大面积收获。长江流域汛期遭遇洪涝,中稻晚稻受灾,但面积增加弥补损失。洪涝过后,南方大部天气晴好,有利于庄稼生长成熟。目前长势好于常年,丰收在望。其他主产区气候比较有利,秋粮长势正常。
3、我国稻谷库存充足,国家有能力调控市场
2019年末全国稻谷库存量为1.75亿吨,我国稻谷年消费量大约1.93亿吨左右,而产量在2亿吨以上,今年的稻谷库存量加上产量大约为3.8亿吨以上,足够国人吃一年以上。
4、国家有意提升稻谷价格,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我国稻谷最低收购价处于较低水平,不利于提高农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今年国家分别将早稻、中晚籼稻的最低收购价(中等)从每市斤1.20元、1.26元,提高的1.21元、1.27元。
作为粮食市场的“风向标”,稻谷最低收购价的提高,给了市场明确的信号。目前普通籼稻市场价格在每市斤1.33元左右、粳稻在1.35元,分别比最低收购价高5%、4%左右。这个价格符合市场预期,后期大涨的可能性不大。
综上所述,适度储存一点大米是可以的。但是,考虑到大米市场价格不会出现大幅度上涨,以及保管的难度,没有必要大量储存。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粮食价格会不会升高呢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粮食价格会不会升高呢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