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民国各种粮食价格图表图片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民国各种粮食价格图表图片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民国借粮食书信值钱吗?
书信,地契,借条等属于当时历史时期的产物,而且属于孤本,不可***,不像其他书籍印刷量很大,它的历史文化价值可能大于买卖价值,当然这要考虑市场供需。有人买,而且能看到它的价值。价格也会相对的高。如果从收藏的角度考虑,完全可以考虑收藏名人的书信、手稿、证件、票件、公文等,这些文献具有第—手的史料价值,可以说每个都是孤品,孤本。远比批量化的出版物有收藏价值。
民国一亩地产多少粮食?
1930年代 ,1930年代,山东省五谷杂粮种植以小麦、大豆、高粱为主,小麦的平均亩产量是120斤,大豆是130斤,高粱是180斤。1930年代抗战爆发前是民国的黄金时代,也是农作物亩产量最高峰的时代,其中1931年至1934年,山东省主要农作物平均亩产量分别是:小麦146斤、大麦152斤、高粱204斤、大豆177斤、谷子223斤、玉米184斤、地瓜1416斤。
民国时期,水稻亩产上等田185公斤,下等田115公斤,最下等田70公斤;玉米亩产60-150公斤,麦亩产30-45公斤,大豆亩产20-35公斤。有记载年份粮食产量:民国5年(1916)57240吨,民国22年44***0吨,民国25年50170吨,民国30年73980吨,民国32年44562吨,民国34年70320吨,民国35年43938吨,民国37年59210吨。
解放前玉米亩产多少斤?
我是69年17岁参加生产队劳动,家乡在黑龙江省,当时的玉米亩产量是330斤左右。那时玉米是农村的主要作物,一是玉米在当时的产量比其它作物高,生产队种的玉米面积最大,只有多种玉米才能完成国家粮食的征购任务和社员的口粮,否则国家征购任务完不成、社员的口粮也无法兑现。
六七十年代的玉米产量低是多种原因导致的,那时玉米没有优良品种,只是秋后在地里选择棒大的做下一年的***,由于品种的退化,产量很难上涨。还有当时不知道使用化肥,农家肥的数量有限也影响玉米的产量。还有科学耕种、科学管理跟不上,还有一点是大锅饭,农民的积极性不高。是这些方面的影响,玉米的产量与现在没有可比性。
解放前玉米的产量在的二、三百斤左右。
解放前一亩地产粮大约应该是在200斤到300斤左右,这种情况的话是比较正常的一个区间,因为那时候生产力低下,再加上玉米***的问题,所以产量不是很高。
古代各地因为气候、土壤、年成等各种原因,各地平均亩产有很大的差异。麦子是古代基本全国都有种植,南方主要是稻麦连作的耕作形式,北方旱作区,则是以豆麦为主。
民国时一石米是多少斤?
民国初期统一了重量,一百二十市斤为一石。 一石米约等于六十公斤,就是120斤。
事实上“石”,作为古时候的的度量单位,再加上一些国家制度的不同,所以其本身的问题非常复杂。很多专家学者也存在着很大的分歧,所以我们今天的换算也只是大概,不是十分精确。
葬礼“瓦罐坟”有多残忍?
我们这地方,地处辽东南,上溯一千年,是高句丽人居住的地方,时至今日,在一些沟沟坎坎里,经常发现被雨水冲出的一些陶瓷瓦罐,每逢这时,老人们就会露出厌倦的神态,弃之野外,一打听,才知道这就是高句丽死后骨灰罐,也叫瓦罐,是用来盛骨灰。
原来,高句丽这个民族,是个游牧似民族,以打鱼伐木为生,居无定处,人死后马上焚烧,把骨灰装进瓦罐里,随处掩埋。这就是瓦罐坟。
但题主显然不是指这种瓦罐坟,这不仅想起另外一种残忍葬俗。
民国年间,军阀割剧,连年战争,惹动***,洪水,地震,瘟疫,十年九荒,很多地方甚至出现人吃人现象。
话说凤凰山地区,最近有不少幼儿失踪,几乎全是嗷嗷待哺的婴儿,有人怀疑是拍手党干的,用婴儿做药引,制造长生不老药。
此事震动朝野,曾派人专门侦查,却不了了之。
后来一猎户进山打猎,误入深山老林,在一所古庙里,发现几个和尚正在做伤天害理的勾当。
他们把千方百计拐骗来的婴儿装进瓦罐里,藏于洞穴中,任其生长,孩子本来就小,又缺少营养,百剩一二,活下来慢慢长大,脑袋和正常人一般无二,但脖子以下受瓦罐限制,无法发育,渐成畸形,十人活一人,就这样,五、六岁后开始训练,学算术,破机关,冬练三九,夏攻三伏,到江湖上耍手艺赚钱,这是后话,暂且不表。
闷死在瓦罐里的婴儿,还有中途死亡的孩子,就装在瓦罐里,随随便便埋了,这就是瓦罐坟。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民国各种粮食价格图表图片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民国各种粮食价格图表图片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