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前粮食价格变化图片,建国前粮食价格变化图片大全

jdkaghaijdkaghai 10-07 31 阅读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建国前粮食价格变化图片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建国前粮食价格变化图片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962年大米和肉什么价?

粳米:~0.16元/斤;籼米:~0.14元/斤。当时粮店的牌价每天按每百斤价格挂出,“分”后面还有小数。价格时有变动,上下浮动在毫厘间。

这对一般普通市民户影响不大,如果是成百上千上万人的企事业单位购买,一年下来,那可就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了,猪肉的价格是0.6元一斤。

76年全国通用粮票价格?

七六年全国通用粮票的价格在8万元左右,七六年发行的全国通用粮票发行量极少,物以稀为贵所以七六年的粮食价格极高,不过市面上存量比较多的是一九六六年发行的全国粮食,一套共四张,由于发行量众多所以目前价值不高一套十块左右

历史上粮食最贵是哪年?

明朝末年啊,那时候我国赶上了小冰河期,加上又是王朝末期,天灾人祸,粮价疯涨啊。

明朝末年,中国赶上了千年一遇的气候变化,进入了一个小冰河期,这个时期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冷的一个时期。从万历中叶开始,中国北方的旱灾,持续了大概70年之久,这对于一个以农业为主的一个国家来说,完全是一个致命的打击。

在严寒和大旱双重的袭击之下,全国闹饥荒。咱们看看当时的粮价就知道缺粮缺到什么程度了。大家都知道有位史可法,这个史可法在崇祯十五年的时候到河南去考察,期间他给弟弟去了一封信,讲沿途所看到的粮价。他说山东,石银,就是一石粮食要卖到一百五十两白银。在河南,一石粮食要卖到二十四两白银,可是您知道这个粮价在正常年景是多少钱吗?

在正常年景,一两银子可以买四石左右的粮食。在丰年可以买到七八石,在一般的荒年,比如局部出点灾荒了,粮食是一两一石。这也就是说,当时北方地区的粮价已经涨成了稀世文物的天价。您想一百五十两一石啊,跟正常的年景相比翻了六百倍。这说明当时北方地区的粮食价位高得已经很离谱了。

等到李自成起义的时候,正是崇祯十三年、十四年、十五年,当时河南大旱。李自成从钧州进到河南以后,一到地方立刻就聚起一万多人。为什么?不是李自成有魄力,是因为那儿的人的确是活不下去了,与其在家等待饿死,不如跟随李自成造反。

应该说明朝末年连续的灾患,在中国历史上是比较少见的,它属于连年,而且基本上是全国范围的,其持续时间之长、受灾地域之广,在以往的历史记载中也很难看到。明朝末期***的登记人口,全国差不多是六千多万,但到了清朝顺治年间和康熙初年,***登记人口已经不足两千万了。这种人口的锐减,就是由于连年的自然灾害造成的。

为啥现在的粮食价格还是10年前的价格?百姓该如何生存?

为啥现在的粮食价格还是10年前的价格?百姓该如何生存?

谢邀。作为关心、关注农业和粮价的,讨论一下最近10多年的粮价走势,还是很有意义的,但百姓如何生存,说实在的,有点夸张了。粮价高和低,既是市场环境决定的,也是调控影响的,在哪一个国家和地区,都避免不了的要面临谷贱伤农、米贵伤民的问题。所以,粮食是生存的基本之一,和价格有关,但不是主要的。

建国前粮食价格变化图片,建国前粮食价格变化图片大全

一、国内主要粮食品种价格受到宏观调控的影响比较大,主粮品种则是被主导。

我国粮食流通市场经历了***经济、统购统销再到市场化的过程,虽然现在还在推进粮食流通市场化、价格市场化形成机制,但不可否认的是,调控的有形之手始终在发挥着作用,在最近10多年来更多的还是主导作用。以小麦、稻谷和玉米三大粮食品种为例,2004年开始有了稻谷最低收购价,2006年又出台了小麦最低收购价,2007年玉米临储开始发挥作用,在经历了初期几年内的收储底价稳定之后,随着物价的上涨、种植成本的上涨,国家开始持续上调托市价格,其中,小麦托市收购价格从最初的0.69、0.72元/斤上调至最高的1.18元/斤,稻谷托市收购价格从最初的0.7、0.72、0.75元/斤上调至最高的1.35、1.38、1.55元/斤,玉米临储价格从最初的0.7元/斤上调至最高的1.12元/斤。

建国前粮食价格变化图片,建国前粮食价格变化图片大全

粮食价格上调,对农民来说肯定是有利的。而伴随着物价的上涨,也并没有对城镇居民的生活造成多大影响。但粮价毕竟不能一味的上调!?还要根据国内粮食供需状况、国内外粮价对比、粮食种植成本及收益变化等进行下调。所以,最近几年来,除了玉米、大豆、油菜籽等品种陆续退出临储收购之外,还在保留的小麦和稻谷托市收购,其收购底价出现了持续下调的状况。截至2019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水平为1.12元/斤(与2013年的水平持平),稻谷托市收购底价分别为1.20、1.26、1.30元/斤(籼稻和2012年水平相当,粳稻和2011年水平基本相当);对比2009年的托市底价,小麦为0.83、0.87元/斤,稻谷分别为0.9、0.93、0.95元/斤。

二、市场供需总体连年保持宽松格局,特别是主粮品种,每年出现产需结余导致库存量高企。

在国家扶农惠农政策的支持下,以及随着农业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应该说,最近这十多年来,国内粮食生产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虽然不至于年年增产,但除了个别年份因为自然灾害、病虫害等原因导致的减产之外,大多年份的年景还是非常好的。截至2019年,虽然玉米、水稻等部分主产区也有受灾,但总体上气象条件还是相对有利的,国内粮食生产也取得了历史记录的好年景,国家统计局公布2019年全国粮食总产达到66384万吨,其中小麦13359万吨、稻谷20961万吨、玉米26077万吨、豆类2132万吨、薯类2883万吨。要知道,这一产量,是在国内粮食播种面积连年下降的情况下取得的。

建国前粮食价格变化图片,建国前粮食价格变化图片大全

反过头来再说消费,在人们饮食结构不断优化调整、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口持续增长等的带动下,国内粮食总的消费需求是不断增加的,哪怕最近几年直接的口粮消费人均绝对量在下降,但粮食转化能力提高,对粮食的需求依然有增无减。只不过,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老龄化、劳动力下降),肉类、油脂等消费水平已经达到发达国家水平等等,粮食消费的增幅在逐渐缩小。当然,最近两年出现的非瘟导致饲料需求大幅下降,粮食转化的数量也随之下降,应该是历史长河中的一小段插曲。那么在这种粮食产量总体保持稳定增长,而消费需求增幅缩小的情况下,虽然总体上国内粮食供需仍维持紧平衡状态(主要缺口是大豆),但有些主要品种如小麦、稻谷,以及前两年的玉米,都出现了库存水平较高的状况,去库存也成为了最近几年的常见词,和粮食行业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

综上所述,国内粮食价格的变化,既有上述的主要影响,其实还包括国际市场的影响,特别是入世以来,国内外市场的联动性逐渐增强,国内粮价高企必然会导致进口压力增加,比如前几年出现的东南亚大米大量走私,美国、澳洲等高粱、大麦等进口量大幅增加等等,都是价差很大带来的利益很大进而产生的冲动。这里因为篇幅原因,不再赘述了。基于以上,商品的价格有着市场规律的运行曲线,有涨有跌才是真正的市场化。只不过在我国特殊的粮食国情下,上游种植环节的弱势和收益偏低,使得粮价下跌带来的困顿和压力较大,这个问题也是这几年需要从生产者补贴等方面要着重解决的。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建国前粮食价格变化图片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建国前粮食价格变化图片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The End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