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运动粮食价格,太平天国运动粮食价格表

jdkaghaijdkaghai 2024-11-03 32 阅读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粮食价格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太平天国运动粮食价格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太平天国知识点?

答这是一道关于历史的问题,考察的是太平天国的有关知识。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以农民为首的农民性运动,他是清代晚期出现的一场规模较大的小农意识的运动,发生的时间是从1851年到1864年,以洪秀全为主的农民阶级集团,太平天国运动最终走向了失败,主要是没有一个正确的指导思想,加上内部集团领导的落后思想,制使运动以失败告终。

太平天国存在于1851年到1864年,共14年。1850年末至1851年初,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领导发动反抗清朝的武装起义。

后建立太平天国于1853年3月攻下江宁(今南京),定都于此,改称天京。1864年6月,湘军攻破天京,太平天国灭亡。

太平天国怎么会灭亡的?

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之所以最终灭亡,根源在于内部矛盾和错误的战略选择。

首先,太平天国内部存在严重的派系斗争和权力争夺,导致了领导层的分裂和不团结。

其次,洪秀全坚持打持久战,而不是选择以攻代守或迅速击败清军。这导致了太平天国在与清军的战争中疲于奔命,无法取得胜利。

此外,太平天国军队的建设和管理也存在诸多问题,如军纪不严、士兵训练不足等等,都限制了太平天国的军事实力。综上所述,太平天国灭亡的原因不单单是因为清朝军队实力强大,更是因为时间和精力的浪费以及内部矛盾的不可调和。

太平天国在19世纪中叶起义,经历了14年的战斗后最终灭亡。太平天国灭亡的原因有几个方面:内部分裂,领导层内部权力争斗和意识形态纷争的出现削弱了团结;

外部打压,清朝***派遣大军对抗太平天国的起义军,严重削弱了他们的战斗力;军阀割据,著名的军阀洪秀全和杨秀清对内部的统一无能为力;缺乏***,太平天国区域内的***和粮食短缺,导致经济困难。

所有这些因素综合作用下,太平天国最终无法继续抵抗清朝的压力,导致其灭亡。

太平天国女官制度?

据张汝南《金陵省难纪略》云:“女馆多在西华门,比屋而居”。女馆一般以二十五人为一馆,但因人数甚多,也有以五十人、六七十人、甚至一二百人为一馆的。每一女馆,以参加太平军较早的广西、湖南女兵为统领。“或十余馆,或数馆,有一贼妇督之,谓之女伪百长,即伪卒长”。女馆妇女,每日发给粮米,过着统一的供给制生活。同时,还要从事削竹签、挑砖、挖壕、负米、割稻、担水等战事勤务或刺绣、织布等生产劳动。

规模

由于天京城内的妇女,一度全部集中到女馆,女馆数量众多。“女馆住处甚多,城北由莲花桥洪武街一带,以至花牌楼、门楼桥等处;城南在南门大街以至内桥;城东在石桥新廊、武定桥、石坝街、军师巷、东牌楼、状元境、奇望街、承恩寺、王府园口;城西三山街坊口以至陡门桥、糯米巷、安品街东并前后街一带,直至朝天宫后,易家桥左右街巷,又自珠宝廊至虹桥、卢妃巷、土街口一带,共约有妇女十余万口。”

结果

男女分营管理的政策在起义初期确实取得了良好效果。但随着形势的发展,这种否定家庭的非正常措施遭到城市居民的激烈反对,他们往往以逃亡消极抵抗,天京城内的女馆人数大大减少。同时,太平军内部亦越来越反对“别男行女行”,甚至出现了“旧党亦效新附私逃”的情况。加上天京城内的粮食供应日趋紧张,到1854年夏已陷入“粮几尽”的窘迫境地,根本无力保障城中十余万女馆妇女的生活。为缓解危机,太平天国被迫于同年秋宣布解散女馆,历时4年的“别男行女行”的制度终告结束。

1860年以后,中断多年的女馆在太平天国占领的一些城市里重新出现。在苏州,“城内被虏少年妇女无算,禁闭于元妙道观内。有贼女百长管之,称姊妹馆”。在常熟,“城中四处房屋皆做馆子,多在县前。南境妇女,拘养在县西街绅士巨宅,防闲颇紧”。1861 年11月1日,太平军攻克绍兴,忠王李秀成收到捷报后,指示其子李容发、侄李容椿,对“城中妇女,总要分别,男归男行,女归女行,不得混杂”。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太平天国运动粮食价格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粮食价格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The End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