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多年以后粮食价格,七十多年以后粮食价格走势

jdkaghaijdkaghai 今天 3 阅读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七十多年以后粮食价格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七十多年以后粮食价格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70年代粮和酒多贵?

答,70年代粮和酒多贵?先说粮食,在我的记忆中,晋祠大米0.19元一斤,白面0.18元一斤,小米0.136元一斤,玉米面0.106元一斤,高粱面0.114元一斤。所有这些都是需要粮票的。因为我不喝酒,所以对酒的印象不太深刻,好像是太原产的高粱白酒一块多一瓶,这个不供应,可以随便买。过年的时候一户供应一瓶汾酒,价格是五块多一瓶。

70年代粮食产量是多少?

七十年代我们国家的的粮食产量比较低,标准亩产量基本在500到600斤左右,因为,那个时代***没有得到改良,一般都是自己留***,耕种也比较原始化,象南方水稻耕种基本都是耕牛和人力种植,因此,亩产量早晚稻各在5到6百斤左右,一季稻弱高些。

200至300斤。在上世纪70年代,粮食生产的亩产量很低的,基本是靠天吃饭,风调雨顺的年景,产量就高一点,遇到天灾的话,那就失收了,很多人会饿肚子,直到袁隆平爷爷搞出的杂交水稻,亩产才促步上升。

60年代70年代一般什么时候分粮?

60年代,70年代,一般什么时候分凉?

你说的是农村分量的时间吧!

一般六七十年代的农村,给社员们分量的时间都是秋收以后,粮食全部打完了,要分口粮的要把每个人的口粮按照一年都要分到家里的每个人一年能分好几百斤粮食呢分到社员家里以后由社员个人具体保管,到来年的秋天再分下一年的粮食

答,60年代70年代那时候在我们老家一年分两次粮,在农历五月收获冬小麦之后分一次麦子,在秋后收了秋粮之后分一次秋粮,秋粮主要以玉米为主,还可以分少量的大米。在这两次分粮的过程中,是农民们最高兴的时候,特别是分麦子,农民们可以吃上一顿新麦子馒头了。

70年代粮食过黄河是多少斤?

在上世纪的七十年代,为了促进农业丰收,对土地的单位产量进行了量化,提出了要求。对于黄河流域,每亩土地的粮食产量,要求是五百斤。长江流域的粮食产量要求是每亩七百斤。北方的旱地,为了争取高产,提出了粮食产量跨黄河过长江的口号。

在六七十年代一个农民干一年活,到底总收入有多少?

我是七七年开始做生产队会计的,对当时每个劳动力一年的总收入还记忆犹新。那时候都实行大寨记工法,就是记时不记分,不管壮劳力还是半劳力,出勤一整天都记10小时(早工2小时、上午3小时、下午5小时)忙的时候也能实行包工,能干的人每天能挣30多工时,每月底开全体社员会评一次工分,最髙分每10小时为13分工,半劳力一般8分或9分工不等,年终核算时记工员把记工表送我这里进行核算,我记得有十多个人每年都挣5百多到6百个工日。77年劳动单价5毛8,最多的人也就是300来块钱,78年劳动单价7毛2,79年是8毛1。80年小岗风刮到了我们那,把人心刮散了,分田单干了。刚买1年多的手扶拖拉机废铁价钱卖给人家去了,大队50马力的拖拉机以及那么多的配套农机具都放那锈成废铁也卖了。大队综合厂也倒得了。

我生长在乡场上,虽不是农民,但周围邻居,一条街上95%都是农民,因此,对六七十年代农村还是比较熟悉。

当时,农村干活,集体出工,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凡年滿16岁,都可以出工干活,每天由生产队记分员登计记工分。一般青壮年,做一天,记10分,年龄大的,记工8分。天晴才出工,下雨天休息,没有工分。每个农民,实行年终诀算,10分为一个工,除去雨天和节***日,一个人,一个月最多也就25个工。条件好的生产队,有副业收入,每个工(10分),约有七八毛,上1块钱的生产队极少,一年下来一个全劳力也就200多元,算比较富裕的生产队了。条件一般的生产以,每个工约五六毛,一年下来也就150元左右。条件差的生产以,每个工在兩三毛左右,一年来还不到100块钱。有的家庭人口多,全劳力少,干了一年,年终诀算收入为负,不仅没有一分钱收入,反而要倒补生产队的钱,称为“倒补户”。

当时,全国农民生活都极其艰苦,粮食不够吃,收入很低,生活质量差,普遍日子都不好过。改革开放几十年,取消了人民公社,实行包产到户,发生翻天覆地巨变,才有了今天农民的幸福生活。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七十多年以后粮食价格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七十多年以后粮食价格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The End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阅读